了几句欢迎词,大家就开始吃菜喝酒了。也许昨天刘宇真正的领教了方言的酒量,今天他们喝酒也文雅了,不敢拿碗喝了,换成半两小杯,四个人没几下,一瓶酒也见底了。
见刘宇又要打酒,方言急忙制止,笑呵呵的说:“几位老哥的诚意兄弟知道,但兄弟觉得,中午我们少喝一点,一来,你们还在上班,二来,下午我想入山看看。如果有可能,我想把战地医疗培训基地设在这里。”说完,他微笑的看着几人。
听方言这么一说,几个人都不淡定了,这事如果能落实下来,117团不但首先受益,而且还能列为司令部重点建设团部内,这种好事哪里去找。几个人都知道这里面的含金量,周团长站起身来,激动的说道:“谢谢方处长,多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大家的酒量都清楚,就为这事,再打开一瓶,我要和老弟干上三杯,下午我陪你进山探查。”说完,爽朗的笑了。
午饭后,方言被安排在小招待所休息了一个小时。两点过后,黄政委留守团部,周劲海和刘宇开着车带着方言进山了。
沿着团部旁边小道,向东绕道将近五公里,有一条比较隐秘的蜿蜒小道,车开到半山腰较为平坦处,在一个老旧哨所前面停下。大家下了车,周劲海介绍说道:“这是五十年代修建的二阶观察哨,现在已经被雷达代替了,最上面还有一个一阶哨所。房屋都是混凝土结构的,如果有用,立马可以修缮启用。”
方言目测了一下场地,大概有二百多平米,五间砖混结构的房子,做医疗培训缓冲站够用了。
几个人没有急着上山,从侧面绕过观测哨,向着山的腹地深入。越向里面走,林木越茂密,偶尔看见几只野鸡野兔从小道前惊慌飞奔过。
越向里走,雾气越浓郁。
“有蛇,”听见刘宇叫了一声。
几个人停下脚步,看到中间一条小孩手腕粗的眼镜蛇。只见它头部扁平,体色暗褐,背面有白色细横纹。
方言惊喜的说道:“现在是隆冬季节,按道理这种蛇应该冬眠了,难道是气候温润,让他们也改变了习性。
这是一个好东西,我要抓住它,收集几点毒液,然后换个地方放生。这里我们以后要常来,这种东西毒性很强,一般人还是少招惹它们。
说着,从裤兜里掏出银盒,从里面抽出一支软趴趴的五寸粗针,两指一捋,瞬间笔直锃亮。
方言说道:“你两个站着别动,它正在示威呢,随时会发起攻击,我去收服它。”说着向前走了几步,距离蛇身三米开外,右手向前一甩,一支银线飞了出去,没入蛇头部位,蛇还没来的及反应,瞬间高昂的头颅软趴趴的落在地上。
方言从脖颈处提起蛇,刘宇惊呼道:“这么大,估计有两米了吧!”
周劲海也点点头,走了过去。
看着从蛇头上弯曲垂下,闪闪发光的银针,老周很震惊,暗暗琢磨着;这么细的银针,又是这样的柔软,这家伙在三米开外就能命中蛇头神经要害,这也太可怕了吧,这要是换作一把匕首,在他手里,十米开外就能取人性命。难怪刘宇把他说的神乎其神,难怪司令把他当做宝贝对待,就凭这一首,全军谁人能及!
见方言掏出一个小瓷瓶,扔掉里面的药棉,从一个大叶上接了点露珠,轻轻晃动瓷瓶,倒掉水,自嘲的说道:“只能这样了,应该不影响药性。”说着掰开蛇嘴露出毒牙,手里一用功,就见一滴滴绿液滴进了小瓷瓶,不一会就装满了一瓶。
收拾好瓷瓶,方言提起蛇向后崖峭壁处走去。两个人明白方言要把蛇扔出这个区域。走了大概二十多分钟,在一个崖壁错口处,方言放下眼镜蛇,拔掉银针。不到一分钟蛇就恢复知觉,灰溜溜从崖壁缝隙里溜下去了。
这时,方言就给两位科普了眼镜蛇,眼镜蛇的毒液含有神经毒素和血循环毒素,这些毒素对人类来说非常有害,可能导致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以及急性肾衰竭,甚至可能致死。但眼镜蛇的毒液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用于制作镇痛剂和抗凝血剂。
两个人听得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在山里他发现了很多野生的中药材,主要有;“杭白菊”、“浙麦冬”、“台乌药”、“衡积壳”等。
“杭白菊”,作为中药材杭白菊性微寒,具有疏风散热的功效,因风热感冒而出现头痛、发烧、咳嗽、流涕等。此外,还兼具平抑肝阳、清肝明目之功效。
“浙麦冬”能去心热,止烦热,寒热体劳,下痰饮。
“台乌药”的乌药根叶能散寒、止痛、补中、顺气、开郁,增进肠胃蠕动,兴奋大脑皮质,加速血液循环。
“衢枳壳”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功效,主要用于胸肋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衢枳壳还具有护肝、抗菌、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理作用,是临床常用药材。
这些药材的发现,方言信心倍增,他有决心在这里训练出一支支既懂中药又能采药还会配药的绝地医疗队。
第35章 雁云岭(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